企业战略管理大师迈克尔波特曾经说过:21世纪的企业只有两类,一类是国际化的企业,另一类将是被淘汰的企业。
面对当下欧美一些国家的“民粹主义”浪潮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倾向,波特教授的结论似乎显得有些夸张或不合时宜了。但是,一个企业要想真正做强做大、发展成为世界级的优秀企业,国际化或全球化仍然是其必由之路。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与积累,中国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在此基础上,中国企业对生产要素进行全球性整合与配置的愿望日趋强烈;特别是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引领下,“走出去”的步伐在加快,海外投资规模也在不断加大。2014年中国对外投资首次超过了外商来华投资,并且持续快速增长,使中国从一个海外直接投资的接受大国逐步转变成为对外投资大国。在2016年《财富》500强榜单上,中国企业的数量达到了110家;而2006年上榜的中国企业还只有23家。此外,在铁路设施、港口机械、工程承包、家用电器、通信设备和消费电子等国际市场上,中国企业开始享有主导性地位。客观地讲,许多中国企业已经初步实现了“走出去”的国际化战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舞台上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实施是一个非常复杂、甚至比较漫长的过程。简单地“走出去”并非难事,只要有钱就能够做到;但是,如果要实现合理的全球战略布局和运营,在海外目标市场扎下根,在当地的相关产业链“做上去”,实现最初“走出去”的战略绩效目标,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在已经“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中,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应该还只有少数。中国贸促会关于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及经营状况的年度跟踪调查发现,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项目中能够达到预期目标的不足三分之一,低于欧美企业;而在制约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关键要素或障碍中,“缺乏国际经营人才”一直高居首位。埃森哲咨询公司在其关于中国企业国际化的一份调研报告中也指出:中国企业在国际化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困境,而国际化人才问题和跨文化管理能力是突出的薄弱环节。龙永图先生在为《中国企业全球化报告(2015)》所写的序言中也特别强调,“中国企业‘走出去’最大的短板就是缺乏国际化人才,尤其是缺乏精通国外法律法规、熟悉国外文化、拥有流利外语与丰富管理经验的人才”。
因此,如何培养具备全球思维意识和跨文化管理能力的国际化人才,在企业员工和组织层面有效提升跨国经营的能力,是正在或已经“走出去”的中国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中国企业国际化人才的短缺现象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除了“走出去”的时间尚短、国际化企业管理教育发展相对滞后、选人用人机制缺乏灵活性与开放性、对跨文化管理的挑战性缺乏充分认识,更重要的不少企业负责人才选拔和发展的主管们尚不清晰如何才能有效地培养国际化人才。在跟诸多客户的互动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如下的问题:
除了外语和专业技能,国际化人才还应该掌握哪些技能?
都是精兵强将,为什么跨国团队还存在那么多合作问题?
在国内八面玲珑,为什么面对跨文化冲突的时候就抓瞎?
没有工具,缺乏标准,海外派遣任务到底该选择哪一位?
外语六级,业务骨干,为什么在海外的业绩大不如国内?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招聘的海外员工,为什么就是留不住?
对于花大价钱收购的海外企业,如何进行整体文化整合?
公司国际化提速,如何帮助老大们提升国际化领导能力?
…………
如何解决国际化进程中企业hr朋友们所面临的难题和挑战,并进而打通国际化人才短缺的瓶颈,请关注中智咨询国际化服务平台。
关于本文作者
董林福博士是中智咨询国际化人才发展的特聘专家。董博士有在北美10多年的留学和工作经历,先后服务过数家企业,从市场分析师到营销副总裁,拥有大型企业集团全球营销运营管理和创业型企业市场拓展和战略策划的经验;先后为60多家跨国公司提供过数百场/次的跨文化培训和高管教练服务,是典型的实战派讲师。董博士毕业于加拿大约克大学和多伦多大学,分别取得博士和mba学位。出版的专著包括cross culture and faith(多伦多大学出版社)和《加拿大商务文化》(山东大学出版社)。其专长是跨文化沟通与合作、多元文化团队建设、国际化领导力、兼并重组文化整合、外派人员选拔与培训和国际市场营销。
关于中智国际化论坛
中智国际化论坛是中智咨询为了服务于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而专门设置的共享服务平台,主要发表行业专家关于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意见和观点,推广国际化企业的成功案例或经验教训,分享与国际化有关的各类知识和人才培训工具。欢迎对国际化感兴趣的同行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