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前言: 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具体表现为,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已具有了“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贡献了 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充分反映了我国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但是,自 2017年下半年以来,随着我国宏观去杠杆力度的不断加强,民企债券违约高发,民企融资难、融资贵等现象日渐突出,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2019年民企债几乎成为被市场普遍看空的投资类型。为什么民企在这一轮去杠杆过程中信用能力表现的如此不堪一击民企信用债还有投资价值吗为回答上述问题,本文首先试图通过回顾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在国民经济产业链中所处的地位、经营与治理特性、信用特征及演化过程,来探讨民企在产业链、经营和财务方面的脆弱性及特征。
研究发现:
民企大多处于整个国民经济产业链中的中下游及竞争性行业,这些行业周期性特征较为明显,行业自身运行的波动性较大,且竞争相对激烈,这自然决定了民企在经营过程中受市场、政策的影响较大。所处行业本身的波动性决定了民企经营的波动性要高于所处上游资源型和垄断性行业的国企。
民企定价权较弱,毛利率水平相对较低,加之融资成本较高,内在的抗风险能力较弱,使其经营的脆弱性凸显。同时,民企的公司治理机制并不完善,频频爆出实控人风险、财务造假、信息披露不全、资金运用不合理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民企经营的脆弱性。民企自身的免疫力不强,且相较国企缺少足够的外部支持和资源调动能力,导致民企易受外部环境的冲击,抗风险能力相对国企而言较弱。
民企的财务韧性不够。首先,融资特性决定了其具有一定的财务脆弱性。民营企业融资渠道、融资结构、融资规模和融资成本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如民企直接融资占比低,债券融资规模小,融资渠道不够畅通;短期融资占比高,短期偿债压力大;融资成本高等,这些特性使得民企更易受经济形势、监管政策、货币流动性、市场偏好、突发事件等的影响。其次,由于民企经营层面的脆弱性,导致民营企业财务比较脆弱。经营的恶化使得企业财务状况恶化,信用风险加大,进而使得资金提供方对企业的投资意愿降低,加剧企业的融资风险。民营企业融资的脆弱性,决定了民营企业更容易发生融资风险,且融资风险、经营风险和信用风险之间的相互传导在民营企业身上更为突出。